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ma均线各代表什么(移动平均线(MA)使用说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4:47:48    

简单移动平均线

Simple Moving Average

也称MA



几乎每一个做交易的朋友,都知道均线,在日常交易中,都会用到均线做参考。甚至于,有的只用均线作为单一的辅助工具做交易,用对方的话说,这叫大道至简。仅仅只是用到裸K和均线,实战的效率就已经非常高,年化收益甚至一年能做到好几倍。


怎么使用好均线,网上有很多资料,大部分只是说到一半,剩下一些内容,也没有深入涉及。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使用均线,减少使用盲区,特地写下这篇文章,前面部分可能概念性比较多,和网上大家看的估计都一样,如果已经学习过均线的朋友,最好也能从头开始看,温故而知新,也许有些内容跟你所了解的大有不同。


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MA概述、本质、分析中应该选择几条均线?

2、MA衍生形态:

什么是均线金叉和死叉?

什么是均线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

Granville's 8 rules

3、均线形成原理,如何使用均线原理预演后市?(最为重要,务必看完看懂)

内容不少,打基础的兄弟可以收藏一下经常看看,如果有帮助,受益匪浅,可以在文章下方,点在看+点赞

接下来也会定期更新这类文章,整合内容比较多,也要求比较细致,包括如果有哪些内容没有涉及到位的,大家有所补充,也及时联系我,文章尾部有我个人的微信。




一、MA概述、本质、盘面应用周期。

▎概述

移动平均线,又称为均线,英文: Moving Average , 也常简称MA 。MA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收盘价加以平均,并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形成一根MA,用以观察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技术指标。

常见的MA5是指5根K线收盘价平均价;

MA10是指10根K线收盘价平均价等;

加上周期,如日周期图MA5,是指日周期5根K线收盘价平均价。

1小时图MA5,是指1小时周期5根k线收盘价平均价。

所以,平时在看文章也好,自己写分析也好,都要加上周期,不同周期显示的均线不同。

▎本质

价格始终围绕市场平均成本来回波动,而均线通过计算的方式,得到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平均成本,而市场平均成本就呈现在均线上。而投资者就可以借用这根均线做出下面的判断:


当K线频繁处于均线上方,缓慢向上移动时,说明此时趋势偏向于多头,呈现牛市走势;



(K线始终保持在MA10上方,每次回踩MA10,都走出一波新的上涨)


当K线频繁处于均线下方,缓慢向下移动时,说明此时趋势偏向于空头,呈现熊市走势;


(K线始终保持在MA20下方,回归MA20附近,之后走出一波新的下跌)


当K线突然大幅超过均线时,说明此时趋势有修正回调的可能。


(K线和均线距离大幅增加,存在反转机会,也可以用乖离率呈现,在后方有详细说明)


▎分析中应该选择几条均线?


先理解短、中、常周期均线的区分和应用:

短周期均线

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波动均线。股市上,日周期MA5代表一个星期的波动均值,日周期MA10代表半个月的波动均值;加密货币市场,日周期MA7代表一个星期的波动均值,日周期MA14代表半个月的波动均值,这也就是为何平时我用MA7和MA14去观察btc的走势。

特点是,较为敏感,通常用于短线交易。

中周期均线

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波动均线。股市上,日周期MA20代表一个月的波动均值,日周期MA60刚好是三个月的波动均值,故而MA60也被称之为季线;

特点相对中和,没有短周期均线的敏感,也没有长周期的笨重。

长周期均线

通常是指半年以上的波动均线。股市上,日周期MA120代表半年的波动均值,MA120也被称之半年线,而MA240称之年线。

个人使用上:

秉持一点,市场在变,参与者在变,均线的本质是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本,任何外因,如投资者组合,机构方等变更频繁,容易导致实际平均成本带来的参考性越低。当然也不可过分短周期,统计数额容易在非常时期,形成过分偏差。故而,正常交易过程中,也是先以短线着手,获取较大利润后,控制止损位设定能在盈利范围,才考虑是否进一步转变为中线把握。

均线设置,个人更多是参考:MA7、MA14、MA26,对应时间周期,由小到大,侧重15分钟,1小时,以及4小时图。

务必注意:

A:参数的设定主要是因人而定,只要不都是短周期,或者都是长周期,能够做到短中长,具备其中两项即可。基本短周期都需要用到,毕竟涉及到切入价。中长周期,则根据自身,是准备实现月内计划,还是准备按半年以上进行进行设定。

B:切莫一套参数应用到不同市场,如股市和加密货币两者市场,交易时间就不同,均线本身是围绕收盘价进行计算的公式,差距会比较大,针对不用的市场,应该做到因地制宜,运用最佳的参数作为分析工具使用。

二、均线(MA)衍生形态


▎金叉 (Golden Cross)、死叉 (Death Cross)

相对短周期均线上穿相对长周期均线时所形成的交叉。

金叉和死叉,如图中红色是均线金叉,如图中蓝色是均线死叉。一般滞后性比较强,并不适合应用于交易分析,如果你只是简单知道这么一点,那一定要仔细往下看了。


▎均线粘合

两条或两条以上均线反复缠绕,无明显运行方向。



▎多头排列

短、中、长周期均线依次从上至下排列,且同时向上运行。(至少三根均线以上,且覆盖两个级别均线)


▎空头排列

长、中、短周期均线依次从上至下排列,且同时向下运行。(至少三根均线以上,且覆盖两个级别均线)



▎Granville's 8 rules


买入时机

a、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b、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c、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d、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卖出时机

e、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f、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g、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h、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三、MA形成原理,如何使用均线原理预演后市?

▎形成原理文字理解

将一段时间的收盘价格,相加后计算出平均值,再将每个平均值对应的点进行连线,所得出的曲线叫做移动平均线。


▎实际走势图理解

例如要计算MA5,如图一组(20230221)


公式C1、C2、C3、C4、C5、C6是K线的收盘价;


今天的MA5:

昨天的MA5:



简单深入理解

如果趋势向着多头进行,今天的MA5始终比昨天的MA5要大;

如果趋势想着空头进行,今天的MA5始终比昨天的MA5要小。

多头:


转换成图形意思是:

今天的MA5如果想要保持上扬,今天的收盘价要大于倒数第6天的收盘价;

未来某一天的MAn想要上扬,则那一天的收盘价需要大于从那一天起算的倒数第n+1根开盘价。

以上便是MA5的形成过程,以及深入图形应用。


▎如何使用均线原理提前预知走势?

以一个日常容易遇见的案例来解析:



首先提取图中比较关键的因子:

a、MA7上穿MA14以及MA26形成金叉,MA14上穿MA26形成金叉;

b、价格顺利出现一波上涨,但是此刻走平,进入顶部的平行震荡走势。

c、前面的上涨主要是依托于MA7和MA14拐头向上,即短期多头的形成,下一步还想要继续上涨,则需要MA26进一步向上拐头,完成多头排列。

继续上涨,则最终要达成一点是:


MA26需要进一步向上发生拐头。


根据上文内容:

未来某一天的MAn想要上扬,则那一天的收盘价需要大于从那一天起算的倒数第n+1根开盘价。

继续回归到走势图:

当前MA26标记到倒数第26根K线,图中标记工具,大阴柱是第0根,也就是从当根K线起算的第26+1根K线。



有一个细节点,即第27根后就开始下跌,故而要完成MA26翘头,哪怕是一直保持当下收盘价,对比倒数第26+1根K线都是低于未来的收盘价,且完成MA26继续向上翘头,对应MA7以及MA14则持续保持粘合状态,最终三者汇聚,一旦价格完成新高突破,多头排列彻底形成,完成新一轮的加速上涨。

进一步整理走势图:



历史低价区集中在4根K线,也就是未来第3根到第6根K线,之后就走出两根阳线,即得出未来演变:

价格若能持续保持在未来6根K线,不再大幅下跌,且能在第3根到第6根走出上扬走势,配合K线收盘能够收到盘整区间高点之上,均线将出现多头排列,新一轮上涨行情将出现。

观察到最终走势:



价格顺利在第5根K线走出上扬,但收盘依旧还在盘整区间内,但第六根K线延续上涨,涨破盘整区间,同时均线也完成MA7\MA14\MA26即短中期均线多头排列,有望形成最终的中线多头行情: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