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姒启,生卒年不详,大禹的儿子,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
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史称夏启、帝启、夏后启等。
姒启在大禹死后,用武力取代伯益继位,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开武力夺权的先河。又通过甘之战,击败了反对他的有扈氏。晚年沉迷音色,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
主要事迹:
1、 王位之争
大禹虽然创建了夏朝,但当时的王位继承还不是世袭制,而是禅让制。首先被举为大禹继任者的是当时负责狱讼的皋陶。但皋陶先大禹而死,于是部落联盟会议又推举了伯益。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受到大禹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所以按照传统习俗,姒启作为领袖之子,虽然也是王位继承候选人之一,但他的功绩和威名无法与伯益相比,伯益便成了部落联盟认可的继承人。
然而,大禹死后,姒启靠着夏后氏的强大力量,对伯益发起了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
2、 甘之战
姒启夺得领袖职位后,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各部落,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但是姒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以有扈氏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从姒启,从而发生了姒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姒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最终姒启取得甘之战的胜利。
3、武观之乱
姒启晚年生活腐败,骄奢淫逸,而大儿子太康不修德行,于是五儿子武观便想陷害自己的哥哥,但事情败露,被姒启放逐到了西河地区。
武观虽然被放逐,但仍未死心,在西河发展自己的势力,发起了战争,效法自己的父亲用武力抢夺继承权。战争持续了3年之久,后来姒启派彭伯寿带领军队出征西河,才平息了这场叛乱,武观再次被流放到东部海滨的荒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