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对某件事物或某个群体形成一种印象,然后就很难再改变过来。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所积累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而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一种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进行交往,所以,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尽量简化信息量,对一切事物用归类的办法来认知。
刻板效应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刻舟求剑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认知偏见的影响。这则成语故事听起来很荒诞可笑,但是,这只是对现实的一幅夸张的肖像,我们稍不留意便会做出与故事中楚国人一模一样的“刻舟求剑”行为。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而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具有历史性的、跨越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曾经分别于1932年、1951年和1967年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进行了三次有关民族性的刻板印象调查。他们让学生选择五个他们认为某个民族最典型的性格特征。这前后三次研究的结果竟然是大致相同的,比如说:德国人有科学头脑、勤奋、不易激动、聪明、有条理;英国人喜欢运动、聪明、因袭常规、传统、保守;黑人迷信、懒惰、逍遥自在、爱好音乐;美国人聪明、勤奋、实利主义、有雄心、进取心较强;日本人聪明、勤奋、进取、精明、狡猾;意大利人爱艺术、感情丰富、容易冲动、急性子、爱好音乐;而中国人迷信、保守、爱传统、忠于家族关系等。雷兹兰、西森斯、休德费尔等人的进一步研究还充分证实了这种刻板效应对人类知觉的严重扭曲和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无可否认的是,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人按年龄、性别、外貌、衣着、言谈、职业等外部特征归为各种类型,并认为每一类型的人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接下来的交往和观察中,凡对象属同一类,人们便用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去接近和理解他们。其实这种看法都是比较性的看法,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很难根除的刻板印象。刻板效应的产生,有可能是来自直接交往对象,不过更多的是在那之前就已经通过别人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形成的印象。但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刻板效应的作用、特点往往都是有所区别的。文化水平高、思维方式科学、有正确世界观的人,其刻板效应是不会非常“刻板”的,完全是可以改变的。而如果反之,就很困难了。
刻板效应当然也有其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刻板效应的积极作用是:它可以很简便地把现实中的人加以归类,这样将大幅度提高人们加工社会信息的速度。它简化了人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把人划分为群体,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在获得少量信息时就可以对别人做出一个迅速的大体判断。 但是,刻板效应当然也有其消极作用,而且其消极作用往往要比积极作用大。虽然它在某些条件下有助于我们对他人进行概括性的了解,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这种归类并不符合该群体的实际特点,或者只是对某群体的非本质特征做出的一种概括,那它就非常容易让人从刻板的印象进一步演化成为一种偏激的看法,它是一种片面的概括。一种片面、笼统的印象,毕竟是根本无法代替活生生的个体的,一般来说常常都是“以偏概全”。难道坏人就一定要生得面貌狰狞?好人就一定显得慈眉善目?那是戏剧舞台上的脸谱,而不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如果连这点都搞不清楚,对人的认识就很容易产生某种偏差。
总之,我们应该发扬刻板效应的积极作用,避免刻板效应附带的消极作用,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更新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要用刻板印象去看人,要用自己自身的行为去纠正他人的偏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