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的起源:大学扩招的政策起点是1997年爆发、1998年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当时国家的反危机措施有数条,扩大内需的政策中包括房地产改革,鼓励大家买房子,鼓励大家买汽车,买冰箱等等。在当时经济一片萧条、风声鹤唳的情况下,老百姓捏着钱全都不敢动。通过政府对国内情况的了解,觉得这种经济刺激措施在那种情况下很难奏效,而唯一有可能起效的就是教育,因为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所有的家长还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这和现在大家争买学区房是一个道理。
因为教育不仅是消费,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投资,是为你的下一代、为你的孩子,为你的家庭,也是为国家的未来在投资。大家愿意花钱,因为这是有回报的。所以政府就从如何通过刺激消费来帮助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角度,提出了扩招的建议,不仅是刺激消费,而且是让老百姓把钱花在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1998年l0月提出的建议,1999年6月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后国家宣布启动扩招。
高职扩招是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无论是2019年的高职扩招一百万还是到今年两会提出的今明两年继续扩招两百万的决策,都是具有服务国家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体现了国家对高职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探索者的期待和认可。
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经济转型阵痛凸现的严峻挑战、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国家发展到了关键时刻,政策抉择和工作推进的难度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高职扩招成为解决国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实招、硬招,战略
意义深远。
一是明确高职扩招是为解决“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置顶于政府工作任务中的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高职教育、支持高职教育的导向,从而改变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薄弱地位,对高职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的战略意义;
二是与20年前高校扩招时的精英教育背景不同,高职扩招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扩招,是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的,对探索改变长期依赖人口红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是目前的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大幅度提高,201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8%,而1999年仅为41%,这将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为新型的普及化教育,有效惠及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对更多青年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四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为高职院校开展注册入学、建立高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学分制收费管理政策、实行完全学分制等奠定了基础条件,这将有效推动高职教育大改革大发展,为不同生涯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具有终身教育模式变革和加快发展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