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大家都懂,三个“不知”到底指啥?不一定明白!古人所说的“一问三不知”,是真不知,还是假装不知?
前段时间,在抗疫防疫的关键时刻,却出了个“一问三不知”的卫健委主任,令人非常气愤。结果,很快被撸,又可谓是大快人心之举。
“一问三不知”是个成语,它的含义大家都懂,是指问什么都不知道,很糊涂或很无知。那么,最初的“一问三不知”,究竟是哪三个“不知”?这里还有个历史久远的典故。
“三不知”一语,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晋国的执政大臣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一家坐大,就派陈成子带兵去支援郑国。两军对垒之际,投奔齐国的原晋国卿族的荀寅,为了讨好邀功,就跑来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大怒,骂道:“出发前国君有令,不要追赶零星的干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就是出动1000辆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刚才的话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回国后我要报告国君。”
荀寅进谏不被齐国主将陈成子采纳,退而自我反省,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荀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其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而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报告,难怪不被人接受。
所以,“三不知”最初是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不知”从最初的始、中、终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后来,“一问三不知”又演化为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比如,“有的人是事不关己,一问三不知”,揣着明白当糊涂。
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当代,就是历史上也大有人在,比如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就是此类中的典型代表。作为诗人,苏味道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佳作,比如他的《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全诗色彩明艳,用词准确,反映了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这首元宵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推崇的佳作。
作为朝廷命官,苏味道的仕途也非常顺畅。20岁举进士及第,授予咸阳县尉,跟随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集州刺史、吏部侍郎,曾两度跻身相位。
但是,在为处处世上,苏味道却是个大滑头。虽然两度跻身相位,但是,身在其位,却不谋其事,并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稜(léng)(同棱)以持两端可矣(《旧唐书·苏味道传》)。”
老苏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这样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当时,人们根据他这种为人处世的特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苏模棱”。这也是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